与Victor Nee共进晚餐

托谢老师的福,昨晚有幸与前来UM做讲座的Victor Nee共进晚餐。去旅馆接VN的路上,谢老师问我,对当天中午,VN的讲座怎么看。我的回答是,回头去看VN于1989年发表在ASR上的那篇著名文章,他与Richard Alba合著的那本关于美国移民的文章,以及中午的讲座,可见VN的基本观点是,无论东西方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经济结构上有如何巨大的差异,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微观层面的行动者时,我们会发现东西方居然是那么的相似;换言之,VN是相信普世主义的。但我认为,这种支持null hypothesis(无差异性)的方式,在实证研究上,远比证明alternative hypothesis(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w the two)来得更容易,也更无趣。更有趣的研究方向可能是探索在貌似相通的微观行动中,东西方,尤其是中美之间存在着何种差异。

谢老师 说,这正是他和VN的最重要的disagreement,因为他相信各个国家是有其各自的独特性的 – China is unique;不同国家的人在一些基本层面上总是有相似性的,这可能是源自于我们在生物学上的相似性,在社会性、经济活动的理性等的fundamental层面上的共同。但这种“低层次”的相似性是无法抹杀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human and social behavior上的巨大差异。也许social network对于中美两国的企业家的成功而言都很重要,但是否在如何建构social network、如何运用social network的具体技术、对social network的依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跨国、跨社会、跨文化差异呢?

这也正是谢老师一年前跟我说起的,他不喜欢Richard Alba的工作,而更认同John Logan的观点的原因 ——前者认为美国是个大熔炉,外国移民早晚会美国化的;而后者认为外国移民在寻求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中,依然会寻求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的空间。

谢老师接着问我,对他在中午讲座开始前,向听众们介绍VN的说辞怎么看。其实主要是指他那句“His work is no less than controversial” 的评语,因为VN在讲座中讲述”reflexive reputation”的概念以及Q&A部分时,也常常拿谢老师的这个“controversial”评语开玩笑、甚至自嘲。我的回答是,controversial这个词是对一位学者所做的工作的一个最高的评语之一。如果不是VN在1990年代挑起了美国社会学界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那场大论战,现如今的美国学界的中国研究将很可能只剩下琢磨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学家以及讨论中国农村宗族、祠堂、祖先崇拜的所谓“汉学家”们了。

下午时分,Ann Arbor的天空飘起雪花,路面飞速积雪。我们抵达Campus Inn时,VN已经在一楼大堂等我们了,与中午讲演时比,西装外套里添加了一件毛衣。近距离观察,VN的头发依然显得又多又黑——不仅比我,甚至比谢老师的头发还要黑,但他的五官依然与照片上一样,透露着一丝日本、韩国人的气息。中午前往讲座的路上,我就问了谢老师这个多年以来让我困惑的问题:VN是个华裔吗?谢老师不甚肯定地回答,应该是的吧,不过是第二代移民,其父貌似是国民党。

晚餐桌上,谢老师终于代大家向VN抛出了这个问题: please tell us more about your family!让人惊奇的是,VN居然出生在安徽芜湖(林哥,你和VN是老乡呦),4岁时随父母前往美国。他的父亲是30年代的留美学生,在Kentucky的某学校念心理学;学成后回国,曾任职于芜湖地区某陆军医院。所以VN从小学到graduate school都是在美国念的,国语水平至今比较有限。

(to be continued)

About Hongwei Xu

I'm a social demographer, a single-child, a husband, and a father.
此条目发表在Fun, Research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